灰藍似綠水澄見岩理
朝來汐往今朝復明朝
浪詠波破諸花飛濺處
千疊萬頁奇岩踞岸邊
深深淺淺暗潮湧波底
輕輕重重水擊浪成花
天朦朧 雨濛濛 波濤起浮
風颯颯 涼冰冰 冷寒清冽
海之邊 潮之境 風之歸處
海天一線難分
此為汪洋一隅
記2007/12/29基隆潮境
2007年12月31日 星期一
2007年12月9日 星期日
無題
醉復醒,醒復醉,清明時,人易傷,迷濛時,易傷人,醉趴江心載浮沈,輕哎他人不成友,已身何曾將心比,怨啐憑啥,只怪他人瓦上霜,不覺己添冰雪寒,文爐微火易結霜,江心過客。
冰上雁,泥中草,樹霜華,水裡煙,天落絮,掌中化,變幻浮沈終殊歸,凝成鏡花照天地,化作春水滋萬物,萬千泡影,都付紅泥朱爐上,不覺秋深復冬寒,翠茵破土霜化露,自在浮沉。
冰上雁,泥中草,樹霜華,水裡煙,天落絮,掌中化,變幻浮沈終殊歸,凝成鏡花照天地,化作春水滋萬物,萬千泡影,都付紅泥朱爐上,不覺秋深復冬寒,翠茵破土霜化露,自在浮沉。
2007年11月29日 星期四
人形藝術~娃娃的世界
據說在我年幼時,我是家中數個小孩裡唯一有洋娃娃的孩子,而且是那種跟小孩子一樣大的那種很大隻很大隻(比當時的我還大隻?)的洋娃娃......,不過...基本上...我個人是完全沒印象啦,但是大姊再三強調只有我一個人有,而且弄的髒兮兮的都是他在洗.....對個當時才五六歲的孩子來說,不記得是正常的,出勞力的人都說話了,所以我只能摸摸鼻子,誰教我沒印象呢.....
究竟有多大呢?雖然很好奇,不過愚者(愚昧的我呀b)是完全沒有印象的,出社會後曾在百貨公司的臨時櫃看過一種很大的洋娃娃,那種超高級的收藏瓷娃娃,最大的有半人高呢,超精緻又美麗,不過小孩子的禮物是絕不可能送那種娃的,雖然當時超心動,但一個娃要兩三個月甚至我喜歡的那隻要半年以上的薪水,所以看看就好...看看就好...;不過從那次後我就沒看再過賣那種娃的櫃了b。
出社會後,隨著時光飛逝,不知不覺中我身邊好像悄悄的出現了一些娃娃......,有些止於圖片欣賞,有些則有收藏,據說洋娃娃的起源在歐洲,是當時富豪與貴族們為了訂製流行服飾,又怕樣式材料不對,由布商與裁縫師合作做出真人縮小比例的模型人偶,後來因做工精緻用料高級,在當時富豪與貴族仕女們之間傳遞下,不少人因愛不釋手而開始收藏,故商人後來開始做非為高級定製服裝所作的模特兒,而是純為收藏把玩所量產販售的娃娃。
相對於歐洲的奢侈藝術,中國的娃娃用在宗教祭祀、殉葬與人像的紀念上較多,後來則多為藝術收臧把玩的人像,像歐洲那樣單純為把玩所作的奢侈娃娃的歷史記錄在中國倒少聞。
2005年,我在網路上認識了泰勒娃娃,比起當年看到的收藏娃,這系列娃的價位較便宜些,在預算有限的狀況下買了幾隻回家放著,這兩年也沒什麼空玩,2007的現在,在不小心又看到喜歡的娃後,陸續又敗了下去,真怕這一敗下去會變成深不見底的坑啊,希望我能有空有精神的玩娃娃啊~
球體關節人形娃娃是近年來較高價的創作型娃娃,變化樣貌多且價格不菲,在日本打開世界市場後,美國、韓國、新加坡、大陸等等國家都加入這個市場,有些國家或許也有,但我並不清楚,在眾多國家的廠商加入這個市場後,娃娃的樣貌尺寸多樣化了,品質優劣與價格差異也跟著多了起來,就不知未來會如何了...
好多年前就曾看過Blythe跟Pullip~,比起風靡娃界的Blythe,我個人比較喜歡Pullip,不過大隻娃太貴又佔位子,自從2006年買了第一隻迷你Pullip普利普*小小佩給自己當生日禮物後,就越看越可愛說,呵呵~
究竟有多大呢?雖然很好奇,不過愚者(愚昧的我呀b)是完全沒有印象的,出社會後曾在百貨公司的臨時櫃看過一種很大的洋娃娃,那種超高級的收藏瓷娃娃,最大的有半人高呢,超精緻又美麗,不過小孩子的禮物是絕不可能送那種娃的,雖然當時超心動,但一個娃要兩三個月甚至我喜歡的那隻要半年以上的薪水,所以看看就好...看看就好...;不過從那次後我就沒看再過賣那種娃的櫃了b。
出社會後,隨著時光飛逝,不知不覺中我身邊好像悄悄的出現了一些娃娃......,有些止於圖片欣賞,有些則有收藏,據說洋娃娃的起源在歐洲,是當時富豪與貴族們為了訂製流行服飾,又怕樣式材料不對,由布商與裁縫師合作做出真人縮小比例的模型人偶,後來因做工精緻用料高級,在當時富豪與貴族仕女們之間傳遞下,不少人因愛不釋手而開始收藏,故商人後來開始做非為高級定製服裝所作的模特兒,而是純為收藏把玩所量產販售的娃娃。
相對於歐洲的奢侈藝術,中國的娃娃用在宗教祭祀、殉葬與人像的紀念上較多,後來則多為藝術收臧把玩的人像,像歐洲那樣單純為把玩所作的奢侈娃娃的歷史記錄在中國倒少聞。
2005年,我在網路上認識了泰勒娃娃,比起當年看到的收藏娃,這系列娃的價位較便宜些,在預算有限的狀況下買了幾隻回家放著,這兩年也沒什麼空玩,2007的現在,在不小心又看到喜歡的娃後,陸續又敗了下去,真怕這一敗下去會變成深不見底的坑啊,希望我能有空有精神的玩娃娃啊~
球體關節人形娃娃是近年來較高價的創作型娃娃,變化樣貌多且價格不菲,在日本打開世界市場後,美國、韓國、新加坡、大陸等等國家都加入這個市場,有些國家或許也有,但我並不清楚,在眾多國家的廠商加入這個市場後,娃娃的樣貌尺寸多樣化了,品質優劣與價格差異也跟著多了起來,就不知未來會如何了...
好多年前就曾看過Blythe跟Pullip~,比起風靡娃界的Blythe,我個人比較喜歡Pullip,不過大隻娃太貴又佔位子,自從2006年買了第一隻迷你Pullip普利普*小小佩給自己當生日禮物後,就越看越可愛說,呵呵~
粉墨登臺,演釋七情六慾。滿堂風采,朝夕勤學非偶然。
幾乎是同時,我對真人演出的舞臺也寫了幾句話,一方面是期許吧,一方面是因為對部份傳承者的失望,他們想享受登台的風采,卻都沒作好準備與工夫的練習,那種隨便的態度令人心寒。
很久以前曾看過京劇大師梅蘭芳的一席話令我印象十分的深刻,他其實是個勇於創新與改編新戲的人,折子戲的演出、時裝京戲等都出自於他的大膽嘗試,他不斷的創新、改編,卻從不忘記每天的基本功練習,他對他的弟子說:創新與嘗試是件好事,因為時代在改變,一成不變的東西容易被淘汰,但是創新是必須建立在傳統的基礎之上,沒有基礎沒有真功夫的底子,什麼都談不上,因為你什麼都做不到,會流傳下來幾百年的東西必有其可取之處,會沒落並不是因為不好,而是花樣多了,人們難以靜下心來享受,因為那要花太多時間,而隨著大環境的變化,有些地方是不得不妥協的,但是扎實的底子是基礎,也是很重要的東西,那是一個人在別人眼中的份量,也是自己想求新求變時的所具備的能力。
很久以前曾看過京劇大師梅蘭芳的一席話令我印象十分的深刻,他其實是個勇於創新與改編新戲的人,折子戲的演出、時裝京戲等都出自於他的大膽嘗試,他不斷的創新、改編,卻從不忘記每天的基本功練習,他對他的弟子說:創新與嘗試是件好事,因為時代在改變,一成不變的東西容易被淘汰,但是創新是必須建立在傳統的基礎之上,沒有基礎沒有真功夫的底子,什麼都談不上,因為你什麼都做不到,會流傳下來幾百年的東西必有其可取之處,會沒落並不是因為不好,而是花樣多了,人們難以靜下心來享受,因為那要花太多時間,而隨著大環境的變化,有些地方是不得不妥協的,但是扎實的底子是基礎,也是很重要的東西,那是一個人在別人眼中的份量,也是自己想求新求變時的所具備的能力。
木顏擬真演眾生,戲言人生千百態。
這辭句是我自己寫的,是以個人本身對偶戲(布袋戲等…)的感覺所作的詞。
會寫這個其實也很偶然,一方面是因為要做合成圖,覺得似乎少了兩句話,於是琢磨了一下,這兩句話就這樣出來了。或許是自幼就對較傳統的中華文化藝術的各種工藝與藝術表演感興趣的關係吧,雖然不曾特別著迷過,但日常偶發興起時,這些都是我會注意或花時間去了解、觀看的東西,曾經還被人笑說我的興趣像個老頭子呢…
偶戲的獨特之處在於木刻的五官,隨著操偶師的巧手,模仿真人的演出各種動靜之間的姿態,科技發達下的電視偶戲使得偶戲的成敗因素更加的多樣了。但基本卻是不變的,操偶師的巧手給了木偶生命,而口白配音則給了木偶靈魂,劇情故事的起承轉合、峰迴路轉與高潮迭起則構成了偶戲的世界,一個寫盡人間百態,似乎與現實相同卻又無關的世界,然而這正是偶戲的迷人之處,缺一不可的表演形態才是真正成就偶戲藝術的要素。
會寫這個其實也很偶然,一方面是因為要做合成圖,覺得似乎少了兩句話,於是琢磨了一下,這兩句話就這樣出來了。或許是自幼就對較傳統的中華文化藝術的各種工藝與藝術表演感興趣的關係吧,雖然不曾特別著迷過,但日常偶發興起時,這些都是我會注意或花時間去了解、觀看的東西,曾經還被人笑說我的興趣像個老頭子呢…
偶戲的獨特之處在於木刻的五官,隨著操偶師的巧手,模仿真人的演出各種動靜之間的姿態,科技發達下的電視偶戲使得偶戲的成敗因素更加的多樣了。但基本卻是不變的,操偶師的巧手給了木偶生命,而口白配音則給了木偶靈魂,劇情故事的起承轉合、峰迴路轉與高潮迭起則構成了偶戲的世界,一個寫盡人間百態,似乎與現實相同卻又無關的世界,然而這正是偶戲的迷人之處,缺一不可的表演形態才是真正成就偶戲藝術的要素。
訂閱:
文章 (Atom)